文/樂品越樂 封面圖片/Svetlana Kellett
莫札特:C大調第41號交響曲「朱彼得」K551
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在主音音樂及複音音樂上都投注了相當的心力,讓這二種音樂擁有截然不同的效果與情緒。二者間的差別,可參考《拉摩(Jean Phillippe Rameau, 1683-1764)-嘉禾舞曲與變奏曲》。莫札特最後這首交響曲的第四樂章使用奏鳴曲式譜寫,並在戲劇性對比中大量使用賦格,又稱為「終樂章有賦格的交響曲(Symphonie mit Schlussfuge)」。之前,莫札特就曾把賦格使用在奏鳴曲式中,例如,《魔笛序曲(Magic Flute Overture) K. 620》,只是,序奏的主音音樂和奏鳴曲式主體的複音音樂是分離的,有很明顯的區別。而這首交響曲的終樂章,莫札特則是將二者融合在一起,較沒有明顯的界線。此外,不同於巴哈恪守嚴格對位的規則來組織多個旋律,例如,《郭德堡變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莫札特在對位上顯得相當自由。於是,終樂章的音樂聽起來既有主音音樂明確的主題旋律線,而發展時又可發現複音音樂中多層次的影子。
指揮:Paavo Järvi
管弦樂團:hr-Sinfonieorchester (Frankfurt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官網:http://www.hr-sinfonieorchester.de)
第一樂章
活潑的快板(Allegro vivace),C大調,4/4拍,奏鳴曲式。
圖1-第一樂章呈示部第一主題
0:33~0:39 第一小提琴拉奏的呈示部第一主題(圖1)。
圖2-第一樂章呈示部第二主題
1:58~2:08 第一小提琴拉奏的呈示部第二主題(圖2)。
3:07~3:13第一小提琴拉奏的呈示部第三主題(圖3)。
6:39 發展部,先以降E大調發展第三主題,接著,以F大調發展第一主題。
8:20 再現部。
11:05 終結部。
第二樂章
如歌的行板(Andante cantabile),F大調,3/4拍,奏鳴曲式。
圖4-第二樂章呈示部第一主題
11:48~12:34 由裝有弱音器的第一小提琴拉奏的呈示部第一主題(圖4),莊重而堂皇。
圖5-第二樂章經過樂句
13:05~13:12 由第一小提琴拉奏的不安經過樂句(圖5),第二小節後五拍的三連音中的第一個音休息,產生一種類似啜泣的節奏感。
圖6-第二樂章呈示部第三主題
13:41~14:07由木管及第一小提琴演奏的呈示部第三主題(圖6)。
17:32 發展部。
18:38 再現部。此時已非單純地將呈示部的元素反覆,而是更自由地發展這些元素。
第三樂章-小步舞曲
稍快板(Allegretto),3/4拍,三段體A-B-A。
圖7-第三樂章小步舞曲主題
21:30~21:38 第一小提琴拉奏的G大調小步舞曲主題(圖7)。
23:28 中段,轉入C大調(G大調的次屬調)。
24:29 小步舞曲再現,轉回G大調。
第四樂章
甚快板(Allegro molto),C大調,2/2拍,奏鳴曲式。
圖8-第四樂章呈示部第一主題
25:36~25:43 第一小提琴拉奏的呈示部第一主題(圖8)。
圖9-第四樂章中第一主題的四重自由賦格
26:05之後開始發展複音音樂,例如,26:05~26:18的四聲部自由賦格(圖9)。
圖10-第四樂章呈示部第二主題
26:37~26:42 第一小提琴及長笛接力演奏的呈示部第二主題(圖10)。
29:56 發展部,各主題片段在發展時使用比呈示部更自由的對位法整合。
30:53 再現部。再現時沒有呆板複製呈示部。一開始就以賦格發展,並且在自由的對位發展下讓旋律交織後聽來凌亂,最後,還是使用主音音樂穩定結束。
操作說明
不管文章如何捲動,影片都會一直固定在下方或右下角。按下文中的按鈕,影片將暫停,接著按下右下角影片的”Play”,影片將直接從指定的時間開始播放。
由於有些手機(例如iphone)於播放影片時會轉為全螢幕,因此,較佳的閱聽環境為電腦、筆電或平板。如果您的iphone是iOS10以上版本,可以在影片右下方按下,取消全螢幕播放。
如果喜歡這些資訊,歡迎在臉書給我們一個讚!您將可以透過臉書知道最新發表的文章。
古典音樂欣賞筆記(樂品越樂):https://www.facebook.com/ClassicMusicNotebook
官方網站:https://feelmusic.com.tw/
Copyright © 2016-2019 樂品越樂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