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布西(Debussy, 1862-1918):牧神的午後前奏曲(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

文/黃可儂 編輯/樂品越樂 圖片來源/Édouard Manet

操作說明

不管文章如何捲動,影片都會一直固定在下方或右下角。按下文中的按鈕,影片將暫停,接著按下右下角影片的”Play”,影片將直接從指定的時間開始播放。

由於有些手機(例如iphone)於播放影片時會轉為全螢幕,因此,較佳的閱聽環境為電腦、筆電或平板。如果您的iphone是iOS10以上版本,可以在影片右下方按下,取消全螢幕播放。

德布西:牧神的午後前奏曲

指揮:Andrés Orozco-Estrada
管弦樂團:Frankfurt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馬拉美的詩作〈牧神的午後〉
  這些寧芙仙女,
  我欲讓她們永恆:
  如此清澈、光驗、玫瑰色的肌膚,在天光中熠爍,
  飄蕩於繁葉沉睡的沉甸大氣。
  我愛的是一場夢境嗎?
  我的疑惑,古老的沈沈夜色,
  停留在那細密纖巧的岔枝上,
  但這是座真實的樹林。
  啊!我感到了孤獨,
  為了克服那追求玫瑰的完美罪行。
-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

  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 1842~1898)是十九世紀末法國象徵主義詩派的開拓者,他從1880年起,便在羅馬街87號的自宅裡,持續舉辦「禮拜二的聚會」,邀請文人雅士齊聚討論藝術、文學,時間長達18年。德布西在22歲時,即以這位法國當代詩人的詩句創作藝術歌曲,1887年從羅馬回來後(他先前獲得了「羅馬大獎」,因而有機會生活在羅馬梅迪奇莊園創作),也開始定期參與「禮拜二」的討論,因此,帶著對馬拉美與象徵主義作品的熟悉,德布西以馬拉美著名的詩作〈牧神的午後〉為題材,於1892年開始創作同名前奏曲。
  〈牧神〉一詩文主要在描述牧神潘在森林中於半夢半醒間,遇見了寧芙(森林裡的精靈),他忍不住與她們調情、述說著囈語,全詩充滿了繁複、精細的意象,比如「我的疑惑結束於,無數細小之葉」、「正當清脆遠方的金藍色將葡萄藤蔓延至泉水邊,一隻靜止的白羽動物翩翩起舞」等。德布西在創作時,並不以敘事性手法跟隨詩文譜曲,而是選擇使用類似讀後感的方式呈現。他採用了通篇式寫作(through-composed),讓樂曲充滿即興感(恐怕這也更符合夢境感受);開始的旋律主題為上下來回的半音階,但起落幅度置身於增四度中,增四度在音樂歷史上本身就帶有特殊身世(被視為魔鬼之聲),使用於此便立即渲染出神秘、不安的氛圍;而全曲在節奏上的精密安排(同一樂句中多半就包含從32分音符到2分音符的差異時值),以及句法上(articulation)的瞬息變換,都刻畫出了原詩中複雜華麗的森林場景。

譜例1-開始主題

0:41~1:03 長笛獨奏開始主題(譜例)。

如果喜歡這些資訊,歡迎在臉書給我們一個讚!您將可以透過臉書知道最新發表的文章。
古典音樂欣賞筆記(樂品越樂):https://www.facebook.com/ClassicMusicNotebook
官方網站:https://feelmusic.com.tw/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