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品越樂 圖片/DALL·E 3
哀傷的動機及音型
巴洛克時期大部分樂曲的旋律角色並不突出,偏好由動機(motif)出發,讓動機在不同聲部上穿梭、變化。動機指曲子中的基礎短樂句,通常不超過二個小節。半音是絕對不和諧的音程,在寥寥數音的動機中包含緩慢的半音音程,不管是上行或下行,聽起來都會有些哀傷。當時另流行一種表示哀傷的音型,包含四度半音下行音型,例如,F->E->E♭–>D->D♭->C,叫做沉重步伐[1]。將半音緊密地靠在一起,會變得超級不和諧,用來表示沉重得放不開的情緒,可能是極其哀傷、沉痛或懺悔。
[1]陳希茹,奧林帕斯的回響-歐洲音樂史話,第127~128頁,三民書局。
巴哈(J.S. Bach: 1685-1750):b小調彌撒(Mass in b minor)的信經(Credo)-釘在十架上(Crucifixus)
信經的歌詞中包含了基督徒幾個重要的相信。首先,基督教是一神教,敬拜的是在世界還未成型就已存在並且創造世界的神,而基督耶穌為了世界上的人,「道成肉身(Incarnation)」來到世界。對基督徒來說,「道成肉身」是一個奧秘,神的大作為人沒辦法了解,也說不清楚,但相信耶穌基督就是從這全能而聖善的創造者而出,但和受造的人類不同。而原先無罪的耶穌基督來到世界的目的,就是要承擔所有相信並願意追隨祂的人的罪。所以,在羅馬巡撫本丟.彼拉多的手下以當時最重的刑罰「釘在十字架」受死了、也被埋葬了。但因祂原本是無罪,只是為代替那些所喜悅的人的罪而死,死對祂並沒有權柄,所以,第三天,祂又復活了。這帶給所有願意悔改、立志跟隨聖善神與耶穌基督的腳步行善的人極大的盼望,讓我們可以積極的盼望死後的復活,以及將來更好的世界。
曲中的拉丁文歌詞及翻譯如下:
Crucifixus etiam pro nobis sub Pontio Pilato passus, et sepultus est (祂也為我們在本丟.彼拉多的手下被釘在十字架。遭難了,以及被埋葬了)。
影片清楚標示出包含半音的下行動機(MOTIF A1)及其變化(MOTIF A2, A3),及半音上行動機(MOTIF B1)及其變化(MOTIF B2)。此外,也標示出巴洛克時期流行的沈重步伐音型(Chormatisme)。透過這些動機以及沈重步伐音型在不同聲部上穿梭、變化,烘托著沉痛的歌詞。
版權聲明
本網頁的著作權和版權只涉及文字、譜例等圖片和程式碼,而不涉及其中引用的YouTube影片,網頁只引用來作為解說的範例。YouTube影片的著作權和版權歸屬請參考頻道擁有者的聲明。如果喜歡引用的影片,請到YouTube上為這個影片按個讚,甚至可以訂閱頻道,給予支持。本網頁可使用在推廣教育上,不需要特別詢問以獲得授權。
如果喜歡這些資訊,歡迎在臉書給我們一個讚!您將可以透過臉書知道最新發表的文章。
古典音樂欣賞筆記(樂品越樂):https://www.facebook.com/ClassicMusicNotebook
官方網站:https://feelmusic.com.tw/
Copyright © 2016-2024 樂品越樂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