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威爾(Ravel, 1875-1937):波麗露(Boléro)

文/黃可儂 編輯/樂品越樂 圖片來源/Igor Leontjev

拉威爾:波麗露


指揮:Alondra de la Parra
管弦樂團:WDR Symphony Orchestra

  在「俄羅斯芭蕾舞團」(Ballet Russe)與史特拉汶斯基於二十世紀初首演了《火鳥》、《春之祭》等舞劇後,巴黎終於再度成為芭蕾發展的領頭羊(十九世紀末因為編舞家佩提帕與柴可夫斯基的努力,焦點可說都在聖彼得堡與莫斯科)。舞團總監狄亞基列夫(S. Diaghilev)於1909至1929年間,號召了當時法俄兩地最前衛的作曲家、舞台設計師、服裝設計師,完成了一部部重述神話、挑戰時代美感的作品。也因為有了這樣的背景,德布西、拉威爾,以及稍晚的「六人組」(普朗克、米堯)等法國音樂家,都寫下了專為芭蕾舞劇而作的音樂。
  某日拉威爾在鋼琴上,以單指彈出的一小段旋律,他當時對身旁的朋友說道:「你不覺得這個主題有某種『持續不斷』的特質嗎?我想要試試看不斷重複它,不做任何發展,然後讓樂團漸強到極限。」為了適合漫長的醞釀,拉威爾採用了「波麗露」這種源於西班牙的中速舞蹈。樂曲描述一位跳舞的女子在酒館裡誘惑人客,跳到最後她站上桌子,渲染了一屋子興奮。整個作品從小鼓微弱、細碎的固定節奏開始,隨後長笛、單簧管、低音管等木管樂器輪番演奏主題。主題有二,第一主題充滿了掛留音,節奏走走停停,個性顯得慵懶,第二主題和聲較為激昂,途中屢有滑音,性格充滿了積極、魅惑感。兩主題總共各自出現九次,隨著不斷重複,最後積累成全體齊奏的巨大能量。

如果喜歡這些資訊,歡迎在臉書給我們一個讚!您將可以透過臉書知道最新發表的文章。
古典音樂欣賞筆記(樂品越樂):https://www.facebook.com/ClassicMusicNotebook
官方網站:https://feelmusic.com.tw/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