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品越樂
圖片來源/MGL Meiklejohn Graphics Licensing
操作說明
不管文章如何捲動,影片都會一直固定在下方或右下角。按下文中的按鈕,影片將暫停,接著按下右下角影片的”Play”,影片將直接從指定的時間開始播放。
由於有些手機(例如iphone)於播放影片時會轉為全螢幕,因此,較佳的閱聽環境為電腦、筆電或平板。如果您的iphone是iOS10以上版本,可以在影片右下方按下,取消全螢幕播放。
蓋希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指揮:Gustavo Dudamel
管弦樂團:LA Philharmonic
蓋希文在1928年初次訪問巴黎時留下深刻印象,並產生創作此曲的動機。曲意不在描寫景色,而是一個遊客漫步在城市、聽見街道上的各種噪音、感受法國氣氛等等所產生的各種心情。在紐約首演時,節目單上附有相當詳盡的描述,大意是:在「漫步」主題伴奏下,美國人(也就是蓋希文)沿著巴黎右岸的香榭麗舍大道散步,沿途見到熱鬧繁華的景象,也巧遇兩名計程車司機的爭吵、互鳴喇叭、叫罵…經過歌舞廳前,他聽見內部傳出喧鬧的樂聲。樂曲速度轉慢,氣氛一變,美國人越過塞納河,進入寧靜、富於學術氣息的左岸。當他在咖啡座休息喘口氣時,咖啡的香氣激起他濃濃的鄉愁,加弱音器的小號奏出慢速度的藍調,然而他巧遇美國同鄉,兩人興致勃勃地談起來,音樂於是轉變成快速的查爾斯頓舞曲(Charleston)。
鬆散的三段體(A-B-A’+B’)。
圖1-A段第一主題(漫步)
0:00 A段,優雅的小快板(Allegretto grazioso)。0:00~0:03第一及第二小提琴拉奏的第一主題(圖1),大跳向下而緩上的詼諧旋律線,描述一個遊客優雅漫步在巴黎街頭的心情。
接下來,可以聽到一連串汽車喇叭聲還有當時在巴黎街頭聽得到的流行歌曲。
圖2-A段第二主題(漫步)
1:58~2:05是單簧管吹奏的第二主題(圖2),急促的節奏像是走在擁擠的人群中。
圖3-A段第三主題
4:40~4:47小號吹奏燦爛的(subito con brio)第三主題(圖3)。
6:20 由第一小提琴再現第一主題。之後,鋼片琴加入,轉變為平靜的氣氛。
圖4-B段第一主題
7:43 B段,表現美國人在巴黎產生思鄉的情緒。 7:55~8:32戴弱音器的小號吹奏具有藍調(Blues)特色的主題(圖4)。
圖5-B段第二主題
13:11 快板(Allegro)。13:11~13:22小號吹奏美國當時流行的查爾斯頓舞曲(Charleston)(圖5)。
15:14 再現藍調旋律。
16:31 A’+B’段。
參考資料
1. 陳漢金著,蓋希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古典音樂的珠串,東吳大學音樂系,2006,未出版。
2. 維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_American_in_Paris,存取日期:2019/8/28。
3. 最新名曲解說全集7-管弦樂IV,大陸書局,p.220-222。
4. 羅傳開編著,世界名曲欣賞辭典,星光出版社,p.6-8。
如果喜歡這些資訊,歡迎在臉書給我們一個讚!您將可以透過臉書知道最新發表的文章。
古典音樂欣賞筆記(樂品越樂):https://www.facebook.com/ClassicMusicNotebook
官方網站:https://feelmusic.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