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純慧老師
編輯/樂品越樂
杜呂弗雷的管風琴作品
杜呂弗雷(Maurice Duruflé)為法國作曲家與管風琴家,1902年1月11日出生於法國厄爾省的盧斐葉(Louviers)。從1912年到1918年,法國管風琴前輩吉爾芒(Guilmant)指導他在管風琴、樂理以及鋼琴的早期訓練。1919年杜呂弗雷開始跟從大師圖勒密爾(Charles Tournemire)學習管風琴,1920年杜呂弗雷進入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Conservatory of Paris);其後跟隨巴黎聖母院管風琴師維耶恩(Louis Vierne)學習,1927年成為維耶恩在聖母院的助手。1922到1928年之間,杜呂弗雷獲得管風琴、和聲、鋼琴伴奏、賦格及作曲五項一等奬。自1930年起,杜呂弗雷擔任聖斯德望堂(Saint-Etienne-du-Mont)的管風琴師一職直到去世。
身為作曲家,杜呂弗雷的作品相對來說是少的。作曲的過程對杜呂弗雷來說是一種冗長、緩慢並且煞費苦心的累積,他總是持續不斷的一再檢視並且修改。儘管創作過程困難重重,但卻不會抑制了杜呂弗雷作曲的熱情。他的風格主要受到佛瑞(Faure), 德布希(Debussy), 拉威爾(Ravel), 杜卡(Dukas), 維耶恩(Vierne)及圖勒密爾(Tournemire)的影響。不僅只因為他承繼了前輩們的傳統,同時他也是少數能繼續表現20世紀早期作曲風格的人。他吸收了這些作曲家的多重元素,並孕育出一個原創並且個人化的音樂結構,成為代表20世紀的法國之聲。
杜呂弗雷4首最著名的管風琴作品是【詼諧曲】,作品2 (Scherzo,Op.2, 1929), 【聖神降臨變奏曲】,作品4 (Prelude, Adagio et Choral varie sur le theme du “Veni Creator, Op.4, 1931), 【管風琴組曲】,作品5 (Suite,Op.5, 1934) 以及這次決賽的指定曲【以Alain為主題之前奏與賦格,作品7】 (Prélude et Fugue sur le nom d’Alain, Op.7, 1943)。這些都是在1929到1943年間寫成的,並且都成為管風琴家演奏會的重要曲目。
根據樂評家的看法,杜呂弗雷的作品是:
「嚴謹技巧控制下之精準安排,具有卓越的平衡;沒有太突出、太刺耳、或是太令人驚訝的變化。莊嚴以至於精煉,而精煉是品味的最好證明。杜呂弗雷,一位管風琴家,堅守規範的人,常從傳統的格里果素歌中汲取靈感;精通調式和聲與複音音樂結構,以相同的謹慎及效率,持續為管風琴豐富了文學性。這是我們最渴望的,藉由聲音所幻化的風情,與欣賞者感動交會。」
莫里斯.杜呂弗雷:以亞蘭為主題之前奏曲及賦格Op. 7
圖1-Alain動機
這首以Alain為主題之前奏與賦格,是為紀念法國管風琴作曲家亞蘭(Jehan Alain, 1911-1940)而作。Jehan Alain是傑出的作曲家與管風琴家,不幸未滿30歲便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陣亡。杜呂弗雷以【A-L-A-I-N】五個字母的音高作出此曲的動機(見圖1)。
圖2-亞蘭連禱曲的主題動機
前奏曲A段中杜呂弗雷引用了亞蘭連禱曲(Alain’s Litanies, 1939)的主題動機 (見圖2)。
圖3-杜呂弗雷的原創主旋律
為了維持這段音樂旋律的結構及形態上的特色,杜呂弗雷在B段寫了一個原創的主旋律(見圖3)。
Lisa Hummel版本
管風琴家:Lisa Hummel
前奏曲
回 0:00 A段(mm. 1-43)是以d小調開始,以”Alain”為主題的三連音記號,伴隨著三和弦及7和弦不停的和絃變化,強調了節奏結構。接續一個F大調(m.12)的轉調,再回復到d小調(m.26)作結束,此時左手扮演主旋律的角色。A段結尾的結構(mm.37-38)是一個根音位置的德國六和弦,有數次不同的轉位,這個手法貫穿全曲在結尾經常可見。
回 1:09 B段(mm.44-152),從A段起就有的三連音音型在此延續著成為琶音三和弦(arpeggiated triads),伴隨著杜呂弗雷寫的Aeolian伊奧利安調式主旋律。此旋律不斷的出現於前奏曲B段的快速音群及和弦中。
回 5:05 結尾(mm.153-174)以杜呂弗雷的調式主旋律(mm.154-157),同時穿插著158到159小節,原始的Alain 連禱曲旋律,形成了前後接應的合併樣式;搭配簧片音管Cromorne與法國管風琴特有的獨奏音栓Cornett 的音色交替出現,沉靜而富追思的氣氛。
賦格
回 6:45 賦格是杜呂弗雷對位法技巧的精湛展示,這是自法國管風琴大師杜普雷(Dupre)的前奏與賦格作品第7號以來,出現過最好的管風琴賦格曲。這是一個雙賦格,以”Alain” 的字母音高動機開始,在8分音符與16分音符的轉換中, 6/8及3/4拍創造了一個混合節拍的組合,緊湊的節奏為這個樂段帶來凝聚力的發展。藉由加厚之聲部,漸趨急促之速度,以及遞增的音栓組合,表現出層層交疊的澎湃氣勢結束全曲。
Johann Vexo版本
管風琴家:Johann Vexo
前奏曲
回 0:00 A段(mm. 1-43)。
回 1:12 B段(mm.44-152)。
回 5:12 結尾(mm.153-174)。
賦格
回 6:35 賦格。
Vincent Warnier版本
管風琴家:Vincent Warnier
前奏曲
回 0:28 A段(mm. 1-43)。
回 1:40 B段(mm.44-152)。
回 5:31 結尾(mm.153-174。
賦格
回 7:03 賦格。
介面操作說明
為方便品聆,文內做了些分段,以下功能可幫助品樂者讓影片跳到指定時間:
按下可讓Youtube影片從指定時間開始重新下載。
回 讓瀏覽器捲動到影片的位置。
完整操作為:→回→Youtube “Play”。
由於有些手機於播放影片時會轉為全螢幕,因此,較佳的閱聽環境為電腦、筆電或平板。
如果喜歡這些資訊,歡迎在臉書給我們一個讚!您將可以透過臉書知道最新發表的文章。
古典音樂欣賞筆記(樂品越樂):https://www.facebook.com/ClassicMusicNotebook
官方網站:https://feelmusic.com.tw/
Copyright © 2017-2021 樂品越樂 版權所有